实践实训
    相遇桃源,舞出惊鸿
    2021-04-26 17:25   审核人:   (点击数:)

    近日,常德市桃花源风景名胜区五柳馆内上演着一幕幕精彩而又感人的微时空行浸式互动体验剧《湘遇·桃花源》,那舞台上的表演者们正是湖南文理学院艺术学院舞蹈编导专业的大三学子们。据了解,这正是我校获评湖南省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的《舞蹈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展示现场。原来这舞台便是课堂,演出便是上课!

    感受革命精神,接受红色洗礼。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湘遇·桃花源》充分利用常德本土红色资源,将我校美育教育与弘扬常德红色文化和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同学们演绎的故事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在常德本土,七位纤夫捡到一个小孩,随后和八个绣娘一起将其抚养长大,并送其学习唱戏以谋生计终成名,后取名叫万寿春,万寿春谨记戏班师傅的教导,爱国爱家,坚决不给日本人唱戏,英勇抗日,表现出一名地方艺人崇高的民族气概的感人故事。

    谈及如何完美演绎角色,万寿春的扮演者舞编18101班徐保平分享到,“为将自己塑造的万寿春这一角色演得更真切一些,更好将其高尚的品格传递给观众,将这段抗日历史生动呈现给大家,我反复揣摩角色形象及心理,每演一次都会要求自己全身心投入,怀着对主人翁的敬意,不满足于停留在人物表面,而是力求演出精气神来,因为万寿春就是千千万万个英勇参与抗战的人民英雄的一个缩影!”

    据出演《湘遇·桃花源》的舞编18101班同学们介绍,该剧最新颖的地方在于以行浸式演出、观赏方式完美展现、体验全景式的常德文化丰富内涵。演出紧扣军民一心齐抗日这一主题,以万寿春长大学艺成才为主线,通过演出场景和游客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行浸式变换,创意性地将常德汉剧、沅水号子、善德文化、红色文化、桃源刺绣、桃源擂茶等通过一段感人的故事巧妙地融为一体,让游客直接置身于演出情景之中,仿佛自己就是剧中人,在感受常德优秀本土文化的同时,接受红色文化洗礼,激发自己的爱国热情。该剧还运用了激光、全息投影、室内降雨、降雪、花瓣雨等多项国内领先的高科技技术,使游客行浸式观感达到近乎完美的体验。

    艺术学院舞编18101的党员学生闫嘉伟作为该剧的一名演员,满怀真情地说到,“在排练和演出过程中,我们都深深地被故事打动着,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前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倍加珍惜、接续奋斗!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演绎,去带给更多人感动和力量!”当问及在演出过程中,什么另她印象最深刻,她笑着说到,“当然要属跟观众们互动的时候了!尤其是当我们迎来一些小学生观众的时候,看着他们专注的眼神,觉得自己一定要通过自己的表演为他们上好一堂生动的历史课,希望他们从小就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

    据了解,舞编18101班的同学们现在一共有约30名同学参加了演出。从初来咋到的积极适应、努力排练,到现在的享受演出,他们经历了蜕变和成长。他们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带着一份情怀与责任认真对待每一次演出,用实际行动为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献礼,赢得观众们的高度认可,也展示了文理学子深厚的艺术素养。而艺术学院也将把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更好创新实践教学内容和模式,注重培养同学们的家国情怀和艺术核心素养,着力为国家培养出德艺双馨的优秀艺术工作者!

    关闭窗口